这些是深埋于记忆深处的往事,也许会引发你我或多或少的共鸣。
我尽可能回忆这些经历发生时的场景和心情,或许你可以从中窥见一份持续成长的热爱。此文给了那些往日时光一个栖身之地;而那份从童年开始萌生的热爱,亦以此文为证。
兴趣播种,从 Windows 和彩色 iMac 开始
初次接触微机,是在小学一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上。那时我担心点错按钮电脑就会爆炸。按任务,我们要使用 Windows 98 附件中的画图
软件绘制房屋和花朵。在同桌的帮助下,我颤抖着鼠标画出了一朵几乎是由线段构成的花。
这便是我和计算机的初次相遇。
自那起,Windows 98 的徽标、开始菜单、绿色桌面、写字板、记事本便时常萦绕于心。
2003 年的一个夜晚,即将入眠的我隐约听见客厅传来些许声响。第二天清晨,我被姐姐推醒,她告诉我家里买电脑了
。我立马清醒,跳起身子,跟着冲进书房。硕大的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主机、摄像头映入眼帘,这套设备和学校的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天,上学成了一件非常不情愿的事。
对于预装的 Windows XP,我感到困惑不已:这电脑的界面怎么和学校的不一样呢。对于爸爸玩的 QQ,我没有兴趣,却唯独对 Windows 情有独钟,画图
便是主要玩具。我喜欢按照《信息技术》教材上的内容探索电脑,让妈妈看我画画。当把自己画的图片设为桌面背景,居中显示时,四周便自动填充上丑陋的纯色。
那时还偶然见过早期的苹果电脑。我的小学附近有家服装店,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了被称作苹果机
的彩色 iMac。显示器和主机一体化,蓝绿色的半透明外壳,能看见内里的电路板等部件,极具科技感,兼具美感,由内而外散发着一股独特的气息。自那以后,苹果电脑
在我脑海中就等同于半透明的电脑
。现在想来,能亲眼看过早期的 iMac 真是非常幸运。
一根坏了 3 年的网线,让理想萌芽
我特喜欢捣鼓电子产品,从录音机,到 VCD 播放机,从照相机,到录像机,哪怕是国外购买的全英文设备,也无所畏惧。然而捣鼓电脑的后果是难以驾驭的,无意间删除互联星空
拨号软件而无法上网这种情况都能解决,ADSL 拨号设备出现故障而断网则要难太多了。
这一故障,就是两三年。
断网期间,因特网成了难以触及的渴望。虽然那时互联网的内容没有现如今这么丰富,浏览的入口也仅限于听说的几个网址,但在断网时都显得丰富起来。偶尔打开一些文件发现是网页,都开心得不得了,以为能上网了,实则是以前误操作而保存到本地的网页文件。买来的英语光盘放入光驱,能打开本地网页版教程,就像在浏览互联网一样,这样能望梅止渴地玩一下午。当姐姐说去同学家上了一会儿网,我内心更是羡慕不已。有一些下午,我会不停重启调制解调器、不停拨号,看着正在拨号……
变为错误提示,陷入叹息。
当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在浏览网络时,我只能单机探索操作系统和软件。或许,所有的事情都是最好的安排,这种抑制
催生了我对计算机的执着,也触发了遇见榜样和理想的机缘。
一次偶然的机遇,我发现了 Office 2003 自带的语音识别功能。此功能要求用户跟着屏幕朗读两篇文章,通过对用户发音习惯的学习,来提升识别准确率。其中一篇是比尔·盖茨的演讲稿,另一篇是微软的公司文化介绍,字里行间渗透着创新、平等、尊重、人性化、开放与包容。而这两篇内容所传递的内涵,也对我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后来我重新翻阅二年级时订阅的《少年文摘》杂志,在那个年龄完全看不懂的文章中,有一篇《大器之材》,讲了比尔·盖茨在学校图书馆的故事,再次看罢,深受启发。那本《少年文摘》是广东的一家杂志社主办的,标语是读少年文摘,与世界同步,做国际人才
,我非常喜欢里面的留学生故事,可以说少年时就接触到了各种不同的思想与国际文化。
小学三年级那会儿,多媒体教室是非常先进的。老师在一次多媒体公开课上使用课件
演示了令人惊叹的内容。回家后,我便在桌面上新建了个课件
文件夹,期盼接下来会有神奇的事情发生。结果可想而知。在后来偶然开始捣鼓 PowerPoint,对超链接
功能的尝试,让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课件
的制作软件!于是我在空闲时间探索尝试,制作许多演示文稿,包括复杂的动画效果(这也为之后摸索 Flash 和 Adobe After Effects 打下了认知基础)。
隐约认为,对计算机人机交互设计的兴趣,是在那时候真正萌芽的。
断网事件的转机在于邻居的帮助。经过检查,问题出在调制解调器的线缆上,需要更换。重新连上网络时,激动得难以言表。邻居同时帮忙重新安装了系统,因为它已经被我捣鼓得千疮百孔了。这次,用上了和学校 Windows 98 相似度极高的 Windows 2000,开机时屏幕上的基于 NT 技术构建
在脑海里依旧清晰。
在不久后的电脑课上,老师介绍了搜索引擎,说 Google 前段时间进入中国,中文名叫谷歌
,意思是丰收的赞歌
。
至此以后,我对网际网路倍加珍惜。你很难想象,一位信息技术爱好者,曾经经历了几年断网的环境。就像弹簧压得越紧,反而弹得越高,这种抑制,反而催生了强烈的向往。
初学基础算法和 Pascal 程序语言
初中一年级暑假,三位同学一同被推荐参加市一中的编程夏令营。通过对 Pascal 结构化编程语言的学习,我了解到算法
是计算机编程的基础。我们用 Free Pascal IDE 写一些简单的程序,甚至包括很特别的死循环程序。
然而到了几周后的冒泡排序法
数组
部分,枯燥晦涩感逐渐增强。从那之后,每天从酷暑来到放着冷气的电脑教室,满心期待的不是编程语言的学习,而是有充足的时间自己探索 Flash 和 Windows。
在童年时期,手工、绘画这类创造性的活动,是除了计算机之外最喜欢干的事。而做手工时,看不见的地方也必须平平整整,每块材料哪怕是用于粘合的透明胶,都必须规整平齐,一本美术纸哪怕撕到最后一页,都必须找出一张没有杂质的纸材,才能用于创作。这种对于从整体到局部的要求,从手工创作延续到了电脑创作上。我在没有教程的条件下使用 Flash 制作了小皮球弹跳的循环动画,皮球在不同高度的投影大小和灰度、不同阶段皮球的形变和速度、光影五大调变化……都在 Flash 中不断微调到最佳状态。
本来是学习算法,结果却对操作系统和软件更深入地探索,也让 Windows 的界面成为我在 UI 设计方面的启蒙,甚至尝试在创作黑板报时引入 Windows 界面元素。长大要去微软设计软件
成了藏在心里的梦想。
我的首个正版 Windows
一个周末,和同学去苏宁电器商城。当我经过那台预装 Windows Vista 的 HP 笔记本电脑时,惊讶得难以名状,那可能是当时见过的最美丽的事物了。开始按钮是一个精致的玻璃圆球,鼠标滑动经过时,这颗带着 Windows 徽标的水晶球发出了光芒,我几乎处于屏息凝神的状态,无法言语——没有哪个词能准确形容那种惊讶。虽然多年后才知道,Windows Vista 的外观,是微软从 Mac OS X 身上获得灵感的作品。
心心念念了很久,甚至尝试从微软官网下载所谓的 Windows Vista SP1 升级包,4 GB 的文件大小对于那时候的宽带来说是异常庞大的。在多次下载完毕尝试打开却失败后我终于明白,这是给 Vista 使用的更新包。于是,我购买了盗版 Windows Vista,但因为硬件配置低下,未能开启 Aero。
虽然它无法开启 Aero,但我还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一件颇为自豪的事。
初中三年的语文公开课,均是由老师任命学生来讲课的,而我有幸成为了第二年语文公开课的讲课老师
,课程内容是第 26 课《小石潭记》。阅读完老师的教案,规划完重难点后,就开始了 PPT 的制作。我使用 Office 2007 做了一套交互逻辑自然且完全互通的课件,引入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增强学习体验。独自承担起一节课比想象中艰难许多,但这次尝试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另外,这次经历也令我深刻地认识到,软件版本造成的兼容性问题很可能造就一场灾难。
不久之后,这台电脑在我的折腾下寿终正寝。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人生中的第一台笔记本,从太平洋对岸的美利坚,漂洋过海来到了我的手中。这是 SONY 仅于美国销售的 VAIO 笔记本 VGN-NW150J,在那时属于中高端设备,因此预装的正版 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 系统能成功开启 Windows Aero 主题。但那时距离 Windows 7 的上市发售已经很接近了,因此 C 面还贴了个Upgrade to Windows 7
的标签,介绍如何以 $99.00 的优惠价格升级到 Windows 7。
这是我的第一个正版 Windows。虽然它的市场表现不被看好,我却对其钟爱有加。因为在这个汲取了 Mac OS X 灵感的精美系统中,随处可感知美好体验的存在。
我也仔细研究这套新设备随附的其他纸质材料,比如 Office 2007 介绍单、Microsoft 用户条款书、VAIO Quick Start Guide 等等。这不仅是简单的手册,无论是设计还是内容,都属于国际级的通用范式,它对如何设计面向用户的纸质产品
有参考意义。这些和电脑一同存放于手提包的纸质材料,有一种迷人的香味,至今仍记忆犹新。
坚守与追逐,离儿时梦想更近的地方
从获得第一台笔记本起,我对人机交互的探索,就像 XP 到 Vista 的升级一样,也跟着升级了。而随着 Vista 升级到 Windows 7,我也步入了高中。
来到高中,一半熟悉,一半不安。熟悉是由于初中时曾在此学习算法和编程语言;不安是因为全市最优秀的学生集中于此,竞争激烈。即便如此,我仍没有全身心投入学习与考试,也没有放弃对兴趣的追逐。某次考试结束后,偶然发现负责监考的电脑老师留下的《电脑报》。于是,每周三在书报亭购买 3 元一份的《电脑报》成了高中三年的保留节目,以至于高中毕业时所有的《电脑报》叠起来有我身高的一半。除了接触科技圈信息,其上的各种精美广告版面也是持续购买的原因。我曾为了弄清 SONY 全版面广告使用的文字而深入研究字体,为了弄清 Dell 广告下的法律免责声明研究各大公司的版权和法律信息,为了学习科技公司的品牌形象塑造而摘抄每一期广告出现的优秀文案。
接着,我接触到了 iPhone 3GS。它的 QQ app 非常简单,但令人吃惊。或者说,只有一个主屏幕按钮的 iPhone 3GS 非常简单,令人吃惊,而且其上的 app,个个如此。然后,iPhone 4S 发布了。
那一年很微妙。Apple 依靠移动设备,掀起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Google 作为模仿者,通过 Android 带动 ARM 架构的处理器挤兑 Intel 的市场,微软的 Windows 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摸索前行,Wintel 联盟遭受全所未有的质疑。而诺基亚自然成为最直接的输家,迅速衰落,苟延馋喘。看着《电脑报》上的各种专业评价,感到吃力,但持续阅读,也算是从仅仅研究产品的小白,慢慢成长为持续关注行业动向的爱好者。新兴移动市场颇具人气,《电脑报》上也不乏对 Apple 的赞扬,甚至对微软的批评。因为从前的深刻经历,我仍然自诩微软的忠实粉丝,并在英语课演讲上用 Office 2010 向大家介绍了 Windows 7。
微软开始转型。Windows 8 的三个预览版 Windows Developer Preview、Windows 8 Consumer Preview、Windows 8 Release Preview 我都亲自测试,并将其中的问题和建议详细记录下来,通过 800 电话反馈给微软,期盼这些建议对下一代 Windows 有所帮助。虽然这个行为在如今想来非常可爱,但也算是把一腔热血付诸行动了。同时期的 2012 年,微软发布 Surface。那年的 8 月份,Surface 官网就显示 Comming soon,作为粉丝,当然也持续关注,并保存了精美的图片与视频。
有幸加入学校文学社负责报刊编排。第二年担任副社长,我便开始重塑报社的品牌形象。其中一项工作就是探索 Windows 8 的 Metro UI 设计用于报纸版面的可行性。作为实践的那期报纸,在线上线下收获了一些好评。
妈妈换了一部 iPhone 4S,还有新买的 iPad 2。我也开始接触并使用 iPod nano,三厘米见方的屏幕,可以控制数千首歌,令人赞叹。也由此开始真正了解 iTunes。Apple 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夸张的新闻。
仍一如既往地抽空访问 Microsoft 官网。有次看到 Microsoft Campus Ambassador 项目,深入了解后下定决心要在大学时参加。为此,我主动和一名项目成员取得联系并表达强烈的意向。后来他给我寄了一张带有 Windows 徽标的明信片加油打气。
终于,高考结束了。爸爸告诉我,我有新电脑了。原来,第二台笔记本电脑早在高考前就悄悄地躺在家里等我了。和上次一样,仍然是从美国带回的 SONY 品牌,仅于美国销售的 VAIO 笔记本 SVE15135CXS,同样是中高端设备,特别是配备了 6GB 内存,在那时候的消费级 Windows 设备中算得上领军级别。不过这次预装的是 Windows 8。拉丝的金属 A 面,带钢琴烤漆的 C 面,包裹出侧面书卷般的线条。
我就带着它进入了大学。之后的确如愿以偿地加入了 Microsoft Campus Ambassador 项目,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学习与锻炼。在这一年里,我结实了许多朋友,我们一同去了微软上海、微软北京,共同完成了工作,以及多次策划、活动、竞赛。很幸运前后三次获奖,包括韦青先生签名的证书。可以说,这是一路走来,离微软最近的地方了。
重塑思维,拥抱开放性
在大学,我起初专注于平面设计。学校的传媒气息非常浓厚,耳濡目染,我也开始接触电视摄像、影视剪辑和音频处理,空余时间也钻研 Web 设计,搭建网站。
众所周知,Apple 在艺术设计、媒体创作、程序开发等领域的人群中拥有更高的声望,这点在大学也得到了印证。但作为打小的微软粉丝,经常本能地排斥 Apple,不愿意接纳。
但没想到事情反转得如此之快。
2015 年暑假我因机缘巧合再次来到北京实习,这是我第一次以 Product Manager 的 title 工作。而要做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了解主流 app 的设计是基本项,手中的 Windows Phone 已经无法满足这个需求了。如果说对于 Mac 的习惯性蔑视
是对其软件多样性贫瘠
的刻板印象造成的,那么尝试了解并接纳、打破刻板印象,就是对 Mac 态度转变的契机。
朋友请我周末到他住处玩,打算烧菜请我吃。他从北航毕业后一直待在一个移动互联网团队。年初团队被优酷收购后,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优酷的产品经理。在不涉及机密信息的前提下,他允许我把玩他的 MacBook Air。我看到了 Outlook、奇妙清单、印象笔记、Sketch、Axure、Keynote、Terminal……他身体力行地告诉我在互联网领域,Mac 不仅能完成所有的工作,而且能完成得更高效、更优雅。在过程中,我甚至发现被微软收购的奇妙清单,在 Mac 上的体验甩出 Windows 版本几条街的事实,颇具讽刺意味,更不用说连网易云音乐都显得更美更好用了。一面是亲身体验,一面是朋友的言传身教
,我终于意识到,熟悉的做事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在经验之外可能有更好的方案。许多人对 Mac 的批判集中在市占率
软件少
这些浅层认知上,而缺乏针对效率和用户体验的比较。
终于决定在大三开始时换用 Mac 电脑。从西湖 Apple Store 零售店带回 15 英寸配备 Retina 显示屏的 MacBook Pro,原先在 Windows 下存放的各种用于改善体验的工具,都已经不再有意义了,也终于有机会以更好的观感探索 Mac 下的一切,以及 Mac only 的 app。而所有的 Apple 设备都能以奇妙的方式连接,生活变得轻松。
而这台昂贵的设备,真正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除了高效,它还以自身的素质带给用户灵感与哲思。我用它在短短九个月内创造了超过十万元的经济回报,但这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真正令我感到有价值的,是它给我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对于产品设计的思考,从实例到抽象哲学。这很难以金钱来衡量,但带来的影响是长远而无价的。